• 灵引




  • 传承二十大精神丨弘扬传统美德 ,厉行勤俭节约

    栏目:灵引新闻 发布时间:2022-11-11 浏览量: 138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

    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 、创造精神 、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广西鸿谊新材料有限公司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 ,亦是一种责任。

    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新中国成立初期 ,百废待兴,首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 ,所以从50年代开始,全国开始了大范围垦荒运动。

    开垦北大荒、兰考治“三害”,是那个年代的英雄事迹 ,凭着艰苦奋斗的信念 ,先辈们把颗粒无收的荒地,变成了丰饶多产的良田。

    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在我国培育成功,袁隆平先生10余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为水稻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这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也填饱了世界上更多张饥饿的嘴。如今,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人们也越来越追求食品种类的丰富和健康,但与此同时 ,粮食浪费的现象也触目惊心,

    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人均食物浪费量约为每餐每人93克,浪费率为12%。

    2015年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达到了1700~1800万吨 ,相当于3000~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食物浪费背后的社会责任与公德问题不容忽视,全球每年有13亿吨的食物被浪费,

    而与此同时,世界上每8个人中就有1人因饥饿而死亡。

    浪费食物相当于剥夺了他人公平获取食物的权利,是对他人的不公。

    而且,农业生产是以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来满足居民日常的食物消费需求,

    食物浪费同时意味着土地和水等资源的无效投入和温室气体的无序排放。


    广西鸿谊新材料有限公司

    饥饿曾像一个幽灵,用阴森的眼睛窥视着中华大地,曾经的那些艰苦岁月 ,是光荣的岁月,

    数以亿计的国人埋头苦干,才奠定了大国的根基。虽然现在我们能够吃饱喝足,

    但是千万不要忘了曾经的灾难和饥荒,更不要忘了那些勤劳耕耘的农民、刻苦钻研的专家学者 。

    弘扬勤俭节约的美德,需要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抓起,在日常坚持 ,让节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 。”节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是我们在富足生活中也应坚持的理念和意识。更何况,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 ,

    在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面临多种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我们更要将勤俭节约的美德发扬光大,

    增强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让我们从节约一滴水 、一粒粮 、一度电、一张纸开始 ,

    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实到行动中,让优良传统激励我们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奋进 。





  • XML地图